范仲淹能知忧乐有时,他也想告诉我们为何喜悲。 但是他只说出了我们“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”。
不以物喜,则以何为喜? 爱神的大卫在诗篇里说“我因你的话欢喜” (诗119:162), “我的魂就必因耶和华欢腾,因祂的救恩欢喜。” (诗35:9),智慧的所罗门在箴言里说“眼有光,使心喜乐” (箴15:30),主耶稣宣扬神的国度说:“当那日你们要欢喜跳跃,因为看哪,你们在天上的赏赐是大的”(路6:23)“要因你们的名记录在诸天之上欢喜。”(路10:20)传福音的保罗说:“基督究竟被宣传开了,为此我就欢喜,并且还要欢喜。”
主也告诉我们,忧愁和喜乐是一个事情的两面:“妇人生产的时候会有忧愁,因为她的时候到了;既生了孩子,就不再记得那苦楚,因为欢喜世上生了一个人。” (约16:21) 保罗说:“因为我们这短暂轻微的苦楚,要极尽超越的为我们成就永远重大的荣耀。”(林后4:17)摩西“宁可选择和神的百姓同受苦害,也不愿有罪的短暂享受。他算为基督受的凌辱,比埃及的财物更宝贵,因他望断以及于那赏赐”(来11:25-26)
主从来不以己悲,在背着十字架受死的路上,有许多百姓及妇女跟随耶稣,为祂捶胸哀号。耶稣转身对她们说,“耶路撒冷的女儿,不要为我哭,当为自己和自己的儿女哭。”就在钉死之前的最后一刻,祂还为左右的罪犯代求:“父阿,赦免他们,因为他们所作的,他们不晓得。”